当前位置:首页 > 锦秋A-Level频道 > 新闻动态 > 国际部,给非京籍松绑!
发布时间:2025-08-04 关键词:国际部,非京籍
摘要:北京主流公立国际部中,十一国际部和北大附道尔顿学院宛如沙漠中的绿洲。它们以独特的自由校风著称,不以冰冷的学籍作为一刀切的标准。
没有北京户口,初升高竟成了一道分水岭。
非京籍家庭在北京升学的过程,像一场无休止的“升级打怪”。
当孩子走到初升高这一关,残酷的分水岭赫然出现:无法在京高考的宿命,让无数家庭站在了抉择的十字路口。
有人转向美高英高,提前布局海外;有人无奈撤退,回归户籍地高考;还有一群人,将目光投向了公立学校国际部。
帝都主流公立国际部中,十一国际部和北大附道尔顿学院宛如沙漠中的绿洲。它们以独特的自由校风著称,不以冰冷的学籍作为一刀切的标准。
其中,北大附道尔顿学院每年默默为非京籍学子预留约30个珍贵名额,这些名额甚至独立于常规上报名单之外。一所学校包容的文化基因,就这样悄然融入了招生的血脉。
八十中国际部同样敞开怀抱,成为非京籍家庭的重要希望。
然而曙光之外,阴影犹存。实验国际部和四中国际校区,则筑起了难以逾越的高墙。实验国际部过去两三年间,非京籍学生几乎绝迹,当京籍优质生源如潮水般涌来,学校自然失去了“顶风”招收非京籍的动力。
大多数国际部在招生宣传中对非京籍问题讳莫如深,实际操作中虽留有余地,却只向极少数的非京籍学子抛出橄榄枝。总体而言,非京籍入读公立国际部,名额稀缺、限制重重,每一次录取都是“法外开恩”。
转机在2021年悄然降临。
国际部招生纳入北京中考统招批次,规则剧变:招收京籍学生,必须严格依据中考分数,达到学校设定的硬性提档线才可录取。
政策收紧之下,2025年反而成为“泛非京籍”群体意想不到的春天。“泛非京籍”囊括了非京籍非九类人、八十中融合班、人朝分1+3或0.5项目、北京中学1+3项目的学生,以及从国内外其他国际学校转来的学子。
令人意外的是,“泛非京籍”中甚至包含部分拥有北京户口的学生。例如就读于朝阳区某些特色项目(如八十融合、人朝分0.5/1+3、北中1+3)的学生,即便手握京籍,也因培养模式特殊而无法参加北京中考。当他们申请公立国际部时,身份待遇等同于非京籍家庭。
梯队国际部招收“泛非京籍”时,拥有一个关键优势:无需经过教委统一上报。这一机制让学校巧妙绕开了严苛的跨区名额限制和中考分数壁垒。
对泛非京籍学生而言,在至关重要的提前批招生阶段锁定“船票”,几率显著提升。
然而非京籍学生面临的隐形门槛依然森严。他们需要展现出优于京籍同龄人的实力——突出的校内成绩、耀眼的标化考试分数(尤其是雅思托福成绩)、高含金量的学术竞赛奖项,构成了一套不成文的更高标准。
对于没有北京中考成绩作为后盾的“泛非京籍”学子,提前批是上岸的黄金窗口。一旦拖到中考后常规批,面对手握分数的京籍大军,非京籍学生的机会将急剧萎缩。
当国际部来电骤然响起,要求“明天上午来面试”,家长和学生是否已为这场毫无准备的硬仗做足了储备?
更多详情->>点击官方在线咨询<< 官方咨询电话:400-900-9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