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锦秋A-Level频道 > 新闻动态 > 私立转公立国际部,我后悔了
发布时间:2025-08-18 关键词:私立转公立国际部
摘要:从国际学校转向公立国际部,这条路并非坦途,但若符合以下四种情况,或许值得一试。
首先,我们不主张国际学校的学生在9或者10年级转轨国际部。
我深知家长们面对转轨决策时的焦虑,但是择校八年来,每年都会遇到私立转公立国际部的学生,从机构的角度,确保如愿进入到国际部是我们的责任。
但一个人的时候也常常会想:若不转轨,孩子的GPA会不会更高,更自信快乐,获得更多的校内资源?
从国际学校转向公立国际部,这条路并非坦途,但若符合以下四种情况,或许值得一试。
一、当国际学校的环境本身已成为孩子发展的阻碍,转轨就是必然选择。
有学生曾坦言遭受校园霸凌,无法忍受同学普遍懒散的学习氛围;也有学生无法接受个别老师教学水平低下、责任心缺失;更有学生直言管理者的教育方式令人窒息。
这些孩子转轨后,即使GPA没有显著提升,即使国际部未必能释放他们全部潜能,但没有人后悔。原因很简单:他们终于拥有了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那被我们习以为常却对某些孩子而言的“正常”。
二、转轨国际部可能冲击GPA,进而影响美国大学申请。若您对申请结果持“佛系”态度,这条路才值得考虑。
这些家庭深知孩子留在原国际学校“鹤立鸡群”能带来申请优势,却依然选择放弃。这行动本身已说明:他们看重的东西,远不止一纸的录取通知书。
三、国际学校只是跳板。
有些学生进入国际学校本就是权宜之计:小学在体制内,初中转入国际学校,目标明确——避开中考,用出色的校内成绩、托福高分(100+,甚至110+)、特色竞赛活动、艺体特长或加试表现,敲开国际部的大门。
四、最后一类适合转轨的学生,是在数理化领域天赋异禀、渴望在国际部找到“同类”与“组织”以更上一层楼的孩子。
他们转轨前已具备较高数理起点,是以“强者”姿态进入国际部寻求突破,而非期待进入后能力才被提升。
最后说一说。
若孩子转轨后确实不顺利,请放下不必要的“面子”,及时转回国际学校。能成功转入国际部的孩子本就,即使原国际学校无法回归,也必有新的优质国际学校敞开大门。
对于那些在国际学校如鱼得水的孩子,初入国际部可能面临双重挑战:身边高手如云,动摇原有的自信;曾经赖以成长的领导力发展、个性舒展或社区贡献的空间,也可能悄然改变甚至消失。
教育路径的转换,终究是为了给孩子寻找更适宜的土壤。
针对不同孩子的情况,我们将为各个家庭做出个性化的国际择校规划和指导。
注:本规划不仅限于初三,高一插班学生,还包括初一初二、小高年级早规划的学生。
如何参与:请点击官方在线咨询,备注学生年级+所在区+京籍/非京籍+择校目标等基本情况。
每日仅规划最多3组家庭,超过3组将顺延至第二日。
更多详情->>点击官方在线咨询<< 官方咨询电话:400-900-9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