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道-用心用情用力做教育!咨询热线 400-900-9767

客服中心 课程中心 校区网点 奖学金 资质证书
新航道北京学校

400-900-9767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频道 > 美国 > 美国际生入学下降30%,对2025年的申请会带来哪些影响?

7029

美国际生入学下降30%,对2025年的申请会带来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2025-08-22 关键词:美国际生入学

摘要:美国国际学生入学人数预计下降 30% 的趋势,对 2025 年的申请将产生多维度影响。

 

美国国际学生入学人数预计下降 30% 的趋势,对 2025 年的申请将产生多维度影响。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签证政策与申请流程的双重挑战


签证发放量骤降与结构性差异
2025 年 5 月,美国 F-1 学生签证签发量同比减少 22%,中国公民获签人数下降 15%。签证处理进度严重滞后,硕士阶段学生受冲击,部分学生因签证未获批被迫延期入学或转向其他国家。此外,美国要求审查社交媒体账户的新规增加了申请不确定性,尽管实际拒签案例尚未大规模出现,但学生需额外注意言论合规性。


政策不确定性引发决策动摇
美国政府对 “敏感专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的行政审查概率超过 40%,部分高校毕业生甚至面临隐性拒签壁垒。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中国留学机构签约人数同比下降 30%-40%,部分学生选择 “多国联申” 以分散风险。

 

二、高校招生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录取率分化与竞争格局重构
公立大学如加州大学系统主动扩招国际生,伯克利分校国际生录取人数较去年翻倍,录取率从 3.36% 回升至 6.09%。相比之下,私立大学(如常春藤盟校)仍保持精英化录取策略,但耶鲁大学早申阶段中国学生录取人数同比增长 50%,显示出对国际生源的持续重视。整体来看,非 STEM 专业(如人文社科)录取竞争可能略有缓解,而计算机、电子工程等热门领域仍保持高门槛。


经济援助政策的差异化倾斜
布朗大学等校自 2025 年起对国际生实行 Need-Blind 录取,家庭年收入≤20 万美元者可获学费减免。与此同时,UC 伯克利等公立大学通过 “蓝金计划” 为低收入国际生提供全额学费覆盖,但申请门槛要求家庭年收入≤8 万美元。这种分层资助策略可能加剧不同经济背景学生的申请分化。


三、留学目的地竞争格局的重塑


替代国家申请量激增
英国本科申请人数创十年新高,中国大陆申请者达 3.38 万人,同比增长 9.75%;新加坡预计 2025 年中国留学生将增加 22%,NUS 和 NTU 计算机专业扩招力度。这些国家凭借灵活的签证政策(如英国 PSW 工签)和较低的生活成本,分流了部分原本计划赴美留学的学生。


专业选择的区域化迁移
受美国签证限制影响,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敏感领域的申请者转向加拿大(如多伦多大学)和澳大利亚(如墨尔本大学),这些国家的相关专业申请量同比增长 15%-20%。而商科、教育等非敏感专业仍以美国为,但竞争压力有所上升。


四、经济成本与就业前景的博弈


学费上涨与汇率波动的叠加效应
美国私立大学平均学费突破 6 万美元,UC 系统州外学生学费涨幅达 9.9%,叠加当前 1:7.18 的美元汇率,中国学生年均留学成本可能超过 50 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英国、新加坡等国的学费涨幅控制在 3%-5%,且汇率相对稳定,性价比优势凸显。


就业政策的隐性门槛
尽管 STEM 专业 OPT 延长至 36 个月,但 H-1B 签证中签率仅 11.7%(中国学生),远低于印度籍的 72.3%。科技巨头更倾向雇佣本土员工或印度籍候选人,导致中国学生在硅谷等传统就业高地的竞争力下降。这种就业压力促使部分学生转向欧洲或亚洲市场寻求机会。

 

2025 年美国留学申请将呈现 “政策收紧与高校策略调整并存、成本上升与竞争加剧交织” 的复杂局面。国际生需在签证风险、经济成本、替代国家选择之间动态平衡,通过定位、材料优化和多元规划化录取机会。对于目标明确的申请者,美国高校的学术资源和全球声誉仍具不可替代性,但需做好应对政策波动的长期准备。

 

新航道美国留学->>点击官方在线咨询<< 官方咨询电话:400-900-9767

 

996
雅思官方金级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