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锦秋A-Level频道 > 新闻动态 > 校长“大换血”,国际学校谁能突围
发布时间:2025-11-05 关键词:国际学校校长“大换血”
摘要:在北京,一场校长大洗牌潮低调上演,国际学校的校长们纷纷换了东家,而在上海各大教育集团砸下重金,疯狂圈地新建校区。
2025年进入下半年,国际教育市场再次风起云涌。
在北京,一场校长大洗牌潮低调上演,国际学校的校长们纷纷换了东家,而在上海各大教育集团砸下重金,疯狂圈地新建校区。
如果说北京的校长更替是学校软件上的升级,那么上海的疯狂建校,则是在硬件上大做文章。
软硬件同时发力,这场变革,将给京沪的国际教育格局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01.
北京国际学校校长大洗牌
家长内心不安了?
最近,北京的国际学校里发生了一场“校长大洗牌”。
还没有正式开学的北京贝赛思国际学校迎来了新校长Mark Sylte,他拥有超过25年的管理经验,还曾经担任中国贝赛思的首席学术官。
他曾经是成都贝赛思的校长,这次调任北京的目的可能是集团希望他能巩固贝赛思在北京市场的龙头地位。

图源:中国贝赛思
汇佳学校也迎来了一位新执行校长杨承。他的履历非常亮眼,北大本科,耶鲁硕博,还做过麦肯锡咨询顾问。
作为一个学术和商业背景兼具的校长,未来他很可能会带领汇佳在战略规划、运营效率和升学指导上做出重大突破。
海嘉国际双语学校的新任学术校长Andrew Miller有在三大洲教学督导的经验,可能会为海嘉的课程和教师发展增加更多全球化理念。
君诚国际双语学校聘请了IB教育专家Gavin Johnson担任外方校长,显然是为了强化学校的IB课程体系。

图源:君诚国际双语学校
德闳学校的变化最彻底,可以说是全员换血。新团队由前德威IB主任陆维佳、狄邦教育集团总监范亚娟,以及从鼎石“挖来”的一位小学校长组成。
可以看出,德闳是想依靠一个优势互补的新团队,来全面提升教学和管理水平。
鼎石学校虽然没有官方公布,但部分原校长已经出现在其他学校的管理团队名单中,估计会有一波新鲜血液补充进来。
面对国际学校高层的变动,家长最担心的莫过于学校的管理和运营问题,学校到底稳不稳定?
在国际学校中,校长就相当于海上航行船只的舵手,把控着大方向。一位的校长必然会带来新的教育理念,新校长的到来一定会引起学校的自我革新。
所以,对家长来说,更值得关心的其实是换了校长后,学校出现的具体变化。
从宏观角度来看,北京国际学校集中更换校长,也说明了头部学校的变革已经从硬件走向软件。
02.
豪掷千金建新校区
上海国际学校的疯狂扩张潮
与北京在高层人才的更新换代不同,上海呈现一种更激进的姿态。
平和、世外、领科、协和等头部学校纷纷投入巨资,疯狂建设新校区,版图从浦东延伸到浦西,从传统教育强区扩展到临港、奉贤等新区。
据不完全统计,2023至2025年间,上海将有多达20个国际学校新校区投入使用。
背后全是声名显赫的和知名教育集团,“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上海国际教育圈越来越明显。
比如,世外教育集团在青浦校区之后,又宣布开设世外国际部新校区;
平和学校在启用金鼎新校区后,临港校区也即将开学;
协和教育集团则在浦锦和北蔡同时布局新校区。

上海临港耀中校舍效果图
从投资规模来看,这场扩张简直还是豪掷千金。平和的投入最惊人,临港平和双语学校单体项目投资就高达32.9亿元,再加上金鼎校区的17.32亿元,两个项目总投资额逼近50亿元。
这样巨大的投入,不仅展现了上海头部学校雄厚的实力,而且也反映了他们对国际教育市场的信心。
从办学学段来看,20个新校区中有13个聚焦于高中招生。
另外临港平和、奉贤世外等直接布局K-12或K-15全学段,打造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完整生态链,提前锁定优质生源。

上中国际奉贤分校效果图
各大教育集团开始全面升级,形成新的教育格局。
平和通过接管和新建校区,形成了“四校联动”的格局;世外从徐汇本部为中心,已经在上海多地甚至美国开设分校,实现教育出海了。
上中国际通过“一体四翼”发展,把各校区的特色体育和高水平学术结合,实现差异化发展。
从地理分布看,浦东新区,尤其临港新片区是扩张的主要阵地。
这和上海城市发展有关,临港作为自贸区与科创中心,需要国际教育资源配套,政策红利加持下也吸引了国际学校蜂拥而至。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教育集团的雄心已经不满足于本土,开始向外部扩展。
比如光华剑桥在天津和温州开设新校区,而上海包玉刚学校更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宣布2027年将分校开到香港。
03.
人才大战 vs 圈地扩张
北京上海国际学校谁能突围?
如果将北京和上海国际学校的变化做对比,其实可以看出中国国际学校发展两种不同策略。
北京国际学校的重点在于人,通过引进校长和管理团队,提升学校在教育理念、师资水平、课程创新和升学指导上的实力。
而上海国际学校的策略更偏向地,用资金建设新校区,不断扩大规模和学段覆盖,通过硬件优势抢占市场。
从全国国际教育范围看,这两种路径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

领科上海佘山新校区
头部教育集团已经逐渐完成阶段的硬件建设与规模扩张,接下来能否真正拉开差距,关键就在于软件层面的竞争。
所谓“软件”,包括了校长与管理团队的教育理念与治理能力,也包括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学生活动资源,最终能打动家长的还是大学升学成果。
北京校长的大换血,说明头部学校在强化教育软实力;上海的扩张也迟早会进入更注重品质和教育本身的阶段。
更重要的是,家长越来越理性,不再只看校园大、环境好,而是更关心学校能否提供个性化、全球化的教育方案。

上海民办行中中学国际部
未来几年,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深圳、广州、杭州这些新兴国际教育高地,国际学校的竞争核心都会落在谁能同时做好硬件和软件。
因此,北京的人才大战和上海的圈地运动,本质上都在为同一件事做铺垫。
那就是在有限生源和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谁先完成硬件到软件的升级,谁就可能成为中国国际教育的新领跑者。
针对不同孩子的情况,我们将为各个家庭做出个性化的国际择校规划和指导。
注:本规划不仅限于初三,高一插班学生,还包括初一初二、小高年级早规划的学生。
如何参与:请点击官方在线咨询,备注学生年级+所在区+京籍/非京籍+择校目标等基本情况。
每日仅规划最多3组家庭,超过3组将顺延至第二日。
新航道国际高中->>点击官方在线咨询<< 官方咨询电话:400-900-9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