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道-用心用情用力做教育!咨询热线 400-900-9767

客服中心 课程中心 校区网点 奖学金 资质证书
新航道北京学校

400-900-9767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常务副校长田敏: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六大支柱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常务副校长田敏: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六大支柱

发布时间:2017-05-25 关键词: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常务副校长田敏: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六大支柱

摘要:  前言:“我们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实际上就是确保在未来的多少年里,他作为信息化时代原住民,能够在这个全球互联网时代成为主角。”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常务副校长田敏校长如是说。

  前言:“我们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实际上就是确保在未来的多少年里,他作为信息化时代原住民,能够在这个全球互联网时代成为主角。”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常务副校长田敏校长如是说。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常务副校长田敏校长

  以下是田敏校长在“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7)”北京论坛的发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六大支柱。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六大支柱

  我今天所讲的题目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些实践和想法,从我所经历的不同学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归纳为六大方面。

  现在的千禧儿童们都是互联网时代出生的,95后我们称之为“网络化的原住民”,而我们这些70后应该成了“移民”,因为后来才开始学习互联网知识。我们的上一代人也在用智能手机玩微信,因为他们也需要信息分享。否则他可能觉得自己已经被我们抛弃了,成了网络“难民”,因为他的“网络权利”根本得不到维护。如果根本不会玩微信,他就成了一个被彻底抛弃的网络“弃民”。

  国际学校里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实际上就是确保在未来的多少年里,他作为信息化时代原住民,能够在这个全球互联网时代成为主角。要是能在信息化的汪洋大海中,特别是在出国以后还能成为主角,那就是我们学校和家庭的培养成果。

  现在我们就要思考一所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我们的家庭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家教?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有一个说法,即我们要培养具有中国心的国际化人才。包含四项核心素养:一是身心健康,二是公民责任,三是终身学习,四是世界影响。

  中国心是我校学生培养的核心。他们要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具有中华情怀,对自己作为炎黄子孙保有文化身份认同。他们还要懂得尊重,勤奋,谦逊,正直,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身心健康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他们要身体强健,精力充沛,自爱自信,乐观豁达。他们要敢于挑战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还要具有自我管理和反思的能力,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里懂得灵活坚韧。

  终身学习是学生成才的保证。他们要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提问,乐于创造,善于表达。他们要对不了解的事物永远充满好奇,享受探索乃至失败的过程。他们要心态开放又懂得专注,学无止境对他们来说不仅理所应当,更是一种享受。

  公民责任是学生成熟的象征。他们要关心家庭学校,也关心社会。他们会主动倾听,懂得换位思考与共情,愿意了解社会问题并尝试解决。他们要敢于承担责任,总是恪守承诺,甘于服务他人与社会。

  世界影响是学生成功的荣耀。他们要具备多元文化理解,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跨界自如游刃有余。他们视天下为己任,站出来,他们就能领导,退回去,他们也能贡献。他们充满智慧,富有能力,他们将创造人类文明的未来。

  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需要搭建国际化人才成长的六大支柱:大阅读、大健康、大实践、大艺术、大开放和综合素质评价。

  01/大阅读与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的实质就是构建基础扎实、能力全面、面向未来的综合性素质。其主要的实现途径之一就是大阅读。没有大阅读的积累学习的基础就会荡然无存。国际校区石国鹏校长指出:走出国门后不要被天下人笑话,那就请坐下来读书,踏踏实实的读书。学校给高一学生的阅读量目标是5000页原版阅读量,大约20本书。“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出去就两个字‘作死’。因为孩子参加不了国外课堂的讨论,他不可能有建设性的课堂贡献,他的平时成绩很糟,他会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行,越来越躲在角落里面去,最终他是白念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通过阅读,我们旨在培养三个能力:

  能力一:基础阅读技能。我们知道,单就老师而言,阅读也是有限的。我们告诉孩子们,若你指望从老师身上学到对你一辈子有用的东西,不可能。因此你们要自己去读书。每年5000页阅读标准对学生来讲确实有很大压力,因为他们在课堂里还有无数的阅读任务,在晚上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阅读,要求不低。

  能力二:批判性的思维技能。包括理解:对问题归类,阐明,明确重要性等;分析:指明观点,分解观点,比较等;引申:提出假设,识别多种证据,得出结论等;说明:陈述,证明及展示推理过程和结论等;评估:评估观点和论证过程,确定评估标准等;调整:自我思维分析及改进等。

  如果希望有一个思维习惯阅读,那就每天都应该读书。

  能力三:批判性思维习惯。开放性:接纳看世界的角度的多样性;公平心:平等考量分析论证;理性:遇事倾向于寻求理性分析;好奇心:对许多事物和话题感兴趣;全面性:渴望对事物的了解能尽量充分;灵活性:愿意考虑其他意见或替代方案;尊重:倾听和接受他人的不同观点。

  02/大体育与健康素养

  重视学生健康是四中的特点。体育不仅健体,更是健心!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是我们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四中国际校区每周开设8节体育课,就是希望学生有足够的运动量,有充分的团队锻炼活动,有一生引以为自豪的体育长项和锻炼习惯。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技能也是到国外生活学习,融入主流社群的一个基本能力。

  03/大实践与无围墙课堂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原本就应在环球课堂中学习。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即学习在窗外、他人即教师、生活即教育、世界皆课堂。把学生关在屋子里学习是被动和封闭的,而打开一扇窗才能帮助学生往外钻,生活里的所有人都是老师,要学会在生活中接受的锻炼并获得成长,也就是生活即教育的体现。我们把这样的课堂称之为“无围墙课堂”。

  “无围墙课程计划”(Classroom Without Walls Project,简称CWWP)就是北京四中国际校区以此为目的发起的中学综合课外活动项目,为教师提供的自由并为学生提供的选择和机会,思考并挑战我们以往以教室为主要学习场所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把学生带到一个更加丰富的情景,或者说,我们将课堂无限延伸至一个更加广阔的环境。

  我们的学生每周四下午以及周六或周日都处在“无围墙课堂”状态,我们认为只有进入这样的无围墙课堂,我们的教育才能实现三个穿越。是穿越学校的边界。20年前我刚参加工作发表的篇论文标题就是学校教育要社会化,当时我就觉得,学生在封闭环境下学习是受约束的,不足以解放他们的天性,我们要穿越学校的边界,走进社会大课堂,走进全球大课堂,展开更丰富的学习;第二是穿越学科的边界。现在已经是主题化、PBL项目式学习成为主流学习方式,学校必须在课程主题化、综合化等方面往前走;第三是穿越学习的边界即事事皆学习,时时皆学习,在家庭、在社区、在世界,学习全时段发生,唯有如此,才能给孩子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和体验。

  我们也希望,每个家庭都能的让孩子多一些有挑战性的社会实践。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04/大艺术与戏剧教育

  戏剧教育是四中教育的特色之一。每到五六月份,高三同学们就要排演两部毕业大剧,这是每年都要连续演场的重要艺术活动。英文戏剧和中文戏剧是学校必修课,甚至从初中开始就是必修课。因为我们认为戏剧教育可以解放人的天性,这个教育的功能怎么夸大都不为过。

  05/大开放与环球课堂

  中学生直接出国留学会出现令人担心的问题,但我们觉得他们应该出去看一看,比如初三或小学六年级能在美国待一个阶段就很不错。于是我们学校派出专业学科教师和管理人员,带着我们的学生进入美国公立学校课堂,进行全息体验式学习。我们的老师在课后组织一些特色课程和活动,进行引导式的管理,整个课程由我们整体架构和选择。现在这种大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已经成为国际化学习的潮流,这大概就是“世界皆课堂”。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家庭教育不能缺位。家长们除了每天或每周跟孩子保持联系外,学校在每个学期的关键点还安排了学校领导、教师、家庭和学生的一对一的四方会谈。学校领导经常是早上3点多起床到会议室和家长一起同海外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家长会。每个学生基本上40分钟到1个小时,一年,我们以这样一种方式让学校、家庭的教育能够落地。

  06/综合素质评价

  要想实现前五大目标,综合素质评价是重要的。我们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SPI电子化系统,评价体系分四个方面:学术水平、生活技能、品德、领导力。学生在美国学习期间,家长有严重的焦虑和担心。我们把学生每天要经历的事细分成了74项指标,旨在培养学生细微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74项指标包含了他早上怎么起来,晚上怎么休息,吃饭的时候是不是需要跟住家爸妈进行沟通等等。个月逐项打分还是很辛苦的,但是到第二个月学生养成习惯后管理起来就会轻松多了。

  在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的层面上,我们希望学校的教育痕迹和家庭的教育合力能够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

  本文根据田敏校长在“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7)”的演讲整理编辑,授权新航道家庭教育(nc-jtjy)发布。图片来自田敏校长在“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7)”发言幻灯片。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