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托福频道 > 师资博文 > 郑杨舒予:游学爱丁堡
发布时间:2014-07-18 关键词:郑杨舒予:游学爱丁堡
摘要:现在回想起在爱丁堡的一年,脑海中浮现的都是零零散散的碎片:图书馆前花园里的青草味、熬夜写论文时窗外的金红色的晨曦、毕业典礼上庄严的管风琴声,还有朋友老师的笑脸。我不禁想:四年前当我充满期待地向爱丁堡大学寄出研究生入学申请时,自己其实也不知道这段经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回味吧。
现在回想起在爱丁堡的一年,脑海中浮现的都是零零散散的碎片:图书馆前花园里的青草味、熬夜写论文时窗外的金红色的晨曦、毕业典礼上庄严的管风琴声,还有朋友老师的笑脸。我不禁想:四年前当我充满期待地向爱丁堡大学寄出研究生入学申请时,自己其实也不知道这段经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回味吧。
当初选择爱丁堡大学的初衷,其实很不理性:我是一个超级哈利波特粉丝,而其作者J.K.Rowling当时就生活在这个城市。而且据说她就是在爱丁堡的一个小咖啡馆开始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写作。所以与其说我选择了爱丁堡大学,不如说是选择了爱丁堡这个城市。
但是,我真的只是作为一个狂热的粉丝来到爱丁堡的吗?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学传统的城市,爱丁堡其实历来都不乏大文豪和思想家,这个城市中历代的学者们为西方文明作出的贡献之大,以至于她被人们称为“北方的雅典”。漫步在城中,人们时不时可以遇到一尊尊伟人的身影,例如Princes Street上的Sir Walter Scott纪念碑、Royal Mile上的David Hume像,还有静静躺在城堡脚下的Robert Stevenson的墓碑。而大街小巷中密密麻麻的书店更是让这座城市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文学之城”称号。所以,对于打算学文学的我,这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和英国的其他大学一样,爱丁堡大学的各个学院散落在城市的四周,其中我的学院The School of Literatures, Languages and Cultures位于离市中心10分钟步行路程的George Square西侧。学院是一座小巧的三层建筑,黄沙石砌成的墙衬着带铜把手的蓝色木门,安静而低调。印象中次进到学院时,感觉就好象是来到了某位老学者的家:柔软的大沙发和白色的咖啡桌让common room宽阔的空间充满了生活气息,螺旋式的楼梯通向各位老师的办公室,如果推门进去,会发现每个老师的办公室都风格迥异,的共同点就是满墙的书。那一年中,我一次次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同学在这里进出,多数时候是来上课,但也有时就只是坐在厅里闲聊。
由于硕士课程的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自身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接受来自老师的传道授业,我们的真正坐在教室里上课时间的时间其实很少。每个礼拜只有一次必修课和一次选修课,每次课两个小时。而且就算是去上课,也是讨论式的seminar,老师同学大家围坐一圈,根据课程的主题在一起进行有计划的探讨、分享彼此不同的意见和感受。我所在的课程中,全班只有16个同学,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海外留学生:Katrina来自希腊、Vince来自西班牙、Iskandar来自乌兹别克斯坦、Nina来自德国、Mel来自美国……在课堂上,大家带来不同的文化背景,带着自己对文学的不同理解、操着不同口音的英语,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这样的教室里,没有人追求所谓的“正确答案”,大家更注重的是信息的交换和思想上的碰撞。有时候在课上的讨论不够过瘾,有的同学还会自发结成阅读小组,定期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
虽然课程时间不多,而且课堂气氛往往都轻松活跃,但是要想拿到学位,就要面对四篇4000字的学期论文和一篇15000字的学位论文。从9月到4月的前两个学期,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所修的课程提交一篇至少4000字的论文,论文必须在选题、内容、语言、格式等方面接受老师们严格的审阅,如果四篇论文的平均分不符合标准的话,就无法获得写作学位论文的资格,换句话说,也就是无法获得学位。英国大学都以自己严格的淘汰率而闻名,爱丁堡大学也不例外。这是为了保证的教学质量并确保学生获得必要的学术能力。这样一来,我才有幸看到文章开头时是提到的“窗外的金红色的晨曦”。读研的那一年,除了宿舍之外最常去的地方,恐怕非图书馆莫属。由于去的次数多,也就对它最有感情,所以到现在我的钱包里还存放着当年进出图书馆时使用的借阅卡。
在爱丁堡大学一年,学业上的收获固然显著,但日常生活对我带来的影响也非同小可。正是这一年独特生活的经历开发了其他方面的潜力,例如做饭。留学之前,我基本没有进过厨房,平时不是在家享受父母的厨艺就是在餐馆或者食堂打发。到了爱丁堡以后发现如果不下厨,生活成本就会远远超出预算:一顿最普通的fish and chips也要4英镑(折合人民币60元),而想要吃的好些的话恐怕没有30英镑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自己从超市采购食材、动手烧饭的话,就可以节约下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厨房的里有的机会跟左邻右舍的朋友们结识、相处。在公寓楼里大家平时一人一个房间,若是不想见面,真的可以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在公共厨房里,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因为人类永恒的共同主题聚在一起,大家一同分享厨艺,交流心得,不亦乐乎。正是在这个温暖的公共厨房,我尝到了正宗的美式早餐煎饼、传统的俄式罗宋汤,学会了煮标准的意大利面、制作香而不腻的提拉米苏。
通过自己下厨省下的钱,我毫不犹豫的花在了精神食粮上。作为一个文化艺术之都,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在爱丁堡找到表达的舞台,无论是传统的莎剧还是后现代的舞蹈。每年6月的国际电影节和每年8月的国际艺术节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功成名就的大腕和初露头角的新星,都会来到这里与大家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而对于爱看电影的我,刚到爱丁堡不久就找到了两家老牌影院Filmhouse和Cameo,每周课业之余,我总是会坐到大银幕前,观赏各个时期、不同、风格各异的影片。此外,遍布全城的音乐厅、剧院、美术馆、博物馆更是常年演出不断、展览不息,而且对所有持有学生证的人一律都实行半价甚至是免票政策。 不能不感叹,在爱丁堡当学生,尤其是人文、艺术类学科的学生,真是三生有幸。
在爱丁堡,让我难忘的,还有这里闲适的自然环境。我曾经和朋友达成共识:Edinburgh is one of the few cities where you can escape into the nature in only 5 minutes。因为人们只要从市中心往东走,不用一会儿就可以到达Holyrood公园,那里有一座海拔不高的小山,小山周围有宽阔的草地、清澈的湖水,湖上有成群的天鹅;夏天山上开遍了黄色的野花,不时还有野兔在树丛中窜过。如果有时间,可以坐上公交一路向东,不过20分钟就可以来到Portobello海滩,远眺蔚蓝的海平面,享受和煦的日光。
回望到这儿,我脑海中的片段渐渐又连成了一片,而且其中布满了关于爱丁堡的无数细节。她作为一所大学,作为一所城市,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替代的珍贵回忆和经历,也将伴随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一直行走下去。